当前位置: 中国社区工作网 > 社区服务中心
[南京]湖南路街道有个“新闻哥” 一年发稿380篇

  打印机、传真机、电脑、照相机、摄像机、录音笔……如果你认为这是一个专业新闻记者的装备那就错了。这些“武器”的操作者是来自南京鼓楼区湖南路街道的一位70后普通新闻干事。在昨天的鼓楼区新闻宣传工作会议上,倪朝晖已是连续第五年获得优秀通讯员的称号。这位“新闻哥”去年一年就在中央和省市媒体发表了380多篇稿件,甚至还有稿件上了央视。在昨天的宣传工作会议后,记者见到了这位“全媒体新闻哥”倪朝晖,小伙子写起新闻来头头是道,但接受记者采访时,却是一脸“忐忑”,多次谦虚地表示“还有很大差距”。

  谈起自己写新闻的经验,小伙子第一个提到的词就是“热爱”。2007年他在街道干上新闻工作后,身边就一个人从事这项工作,各类信息的报送、文明创建等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我当宣传干事以来,基本上每天8点必到单位,星期六星期天加班更是常有的事。街道每项大的活动,我基本上是做到活动前忙于策划,活动中忙于拍照,活动结束后忙于整理照片、撰写新闻稿件。”倪朝晖告诉记者,8小时对自己肯定是不够的。

  小伙子不仅有热情,而且还“专业”,在领导的支持下,他配备了打印机、传真机、电脑、照相机、摄像机、录音笔等器材,俨然一个专业的“全媒体记者”。因此在去年一年,小伙子共有380余篇新闻稿件被中央、省、市众多媒体采用,其中中央媒体3篇,关于湖南路女子民兵连的稿件甚至上了中央电视台。5年来,每年都被区评为优秀通讯员,街道也连续5年被区评为新闻宣传集体一等奖。

  在湖南路街道不少小区居民的心目中,倪朝晖另外一个特点就是“爱闲聊”,在倪朝晖自己的说法中,这叫“抓线索”。“主动抓取线索是新闻宣传意识的表现,要善于从领导发言中抓线索,从工作总结中抓线索,从与人闲谈中抓线索。”倪朝晖表示。

  倪朝晖曾经通过“闲聊”抓到了一个好线索。在与大方巷社区书记的一次闲聊中,他得知小区里有两位名叫项克琪与蒋佩钦的特殊老人,两位老人在窗台上互相留暗号相互关爱。这让爱抓线索的倪朝晖兴奋不已。当天下午,他就约上了社区信息员一起到大方巷社区采访。

  在采访中他被这个故事深深感动:大方巷社区大方新村84岁蒋佩钦老人老伴两年前去世,5个子女各自成家另住。蒋佩钦老人不小心摔了一跤,行走不便,儿女们想为她请一个陪夜的人,可老人不愿意让儿女们这么操心。住在蒋佩钦老人家楼前另一幢楼里的邻居、70岁的项克琪与她约定“红皮书暗号”蒋佩钦老人每天早起后摆一本红书在窗台上报平安;项克琪老人收到“情报”后,也放一本红书在窗台上,表示“信息已收到,我放心了”。

  有了这样的感人线索,倪朝晖连夜奋笔疾书的稿件便迅速被南京多家媒体采用。

来源:新华报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