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023年全过程基层民主推进会暨全国城乡社区工作创新经验交流会
拓展协商渠道丰富协商形式 打造“便于协商善于协商常于协商”工作模式

北京市朝阳区委社会工委、区民政局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协商民主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基层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拓宽基层各类群体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渠道,保障人民依法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2016年以来,朝阳区全面深化“党政群共商共治”工作,积极拓展协商渠道,丰富协商形式,围绕发展基层民主,解决困扰社区治理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总结探索出“便于协商、善于协商、常于协商”的工作模式,确保居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社区事务,用协商方式解决居民诉求,提高了基层接诉即办的解决率和满意率。

一、营造民主氛围,拓展议事空间,创建社区“便于协商”的平台和条件

(一)搭建协商平台,健全协商规则,让居民协商会议就近开、随时议。在街道、社区、网格等层面搭建议事协商基础平台,即党政群共商共治街道(乡)议事协商会、社区居民议事厅和网格居民议事厅,确保组织健全、任务明确、职责清楚、运作节奏有统一要求。共搭建居民议事平台4294个,其中社区570个、小区(楼院)1439个,楼门议事厅2285个,建有网上议事厅1388个,为从制度上和条件上为基层民主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二)明确协商主体,健全协商清单,畅通拓宽居民参与社区协商的渠道和路径。居民协商议事代表的产生突出广泛性、代表性和规范性,一般由党代表、居民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民警、社会单位代表、驻区单位党组织代表、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成员单位、“双报到”在职党员、社会组织代表、街巷长、小巷管家、专家学者组成,共有议事代表83975人。与接诉即办工作相结合,健全基层协商清单,网格、社区(村)两级议事协商主要解决四类事:即关系居民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居民反映强烈的困难事、社区治理的重点事、协商主体提出的特殊事;街道(乡)层级议事协商主要解决网络、社区不能解决的困难问题;区级层面议事协商事项突出“导向性、普遍性、参与性”,主要为超越街乡层级、超过街乡职责、跨越街乡区域的街乡无力解决的大事、难事和示范性项目。如在劲松街道引入社会力量推进社区更新工作中,社区依托“居委会—小区—楼门”治理网络,开展群众问需会10余场,各方代表组成的议事小组共商议事15次,形成“专业设计、居民评选、政府把关”的工作流程,服务功能设置、景观设计等事务均通过讨论决定。

(三)培育民主意识,营造协商氛围,培养居民自主参与社区协商的习惯。加强社区协商宣传和引导,社区通过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广泛发展居民志愿者,逐渐形成以党员带动群众为主的自治队伍,提高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楼院自治事务的主人翁意识。小关街道惠新东街社区在小区层面建成6个邻里中心,内设党建阵地、楼院议事厅、百宝箱等服务内容,并依托基层党支部和邻里中心设置民情民意调查平台,集中收集社区居民需求开展议事协商。将社区动员居民的单一协商模式,发展为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调动居民代表、动员全体居民参与的“党建引领、由民做主”的社区协商模式,推动居民逐步成为社区治理的主角,实现基层党组织引导下的“民事、民议、民决”。惠新里16号楼居民们就楼前道路重新铺设的方案产生较大分歧,社区党委在安抚居民情绪的同时,第一时间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最大化开展民主调研,通过制定调查意见表,组织社工、楼门长、志愿者对6个单元90户居民逐户走访,最终确定了铺设沥青路面的方案。社区在协商实践中探索出了社区党委引导下扩大群众有序参与,提高工作满意度的有效举措,形成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微协商”工作机制,稳步提升了居民理性议事能力和参与社区事务责任的主体意识。

二、规范协商流程,培养协商骨干,构建社区“善于协商”的组织和队伍

(一)优化协商流程,健全议事协商指南,让社区协商有遵循。通过多年实践,全区规范了基层民主协商的有序运行,运用“集、议、办、督、评”流程推进协商工作良性运行。“集”是广泛征集需求,梳理确定议题,坚持集中问和入户访相结合,采取线上、线下等方式全面征集民意诉求;“议”是讨论研究、协商议事,一般由动议陈述议案、附议者附议、反对方陈述、双方辩论、议事能手发表意见五步组成,充分讨论;“办”是细化责任,推动落地,明确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配合部门和完成时限;“督”是过程管理,提升效能,将项目的办理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工作体系和综合考核内容,将立项、采购、办理、评估等环节纳入全过程监督;“评”是把群众受益和满意作为最高标准,组织开展项目满意度测评,接受监督评议,形成科学多维的评价体系。广泛开展“居民提案”和“金点子”征集活动,常态化协商处理社区公共事务,切实激发了社区自治的活力。

(二)培养社区议事协商的骨干队伍,每个网格都有议事协商的明白人、带头人。针对社区议事能力不足问题,编写《议事协商文件汇编》《议事厅操作手册》,采用桌面推演、案例复盘、问诊把脉、模拟议事会等方式指导社区破解难题。如东湖街道自行研发社区议事能力提升课件并组织教学,包含议事规则、楼院议事能力培养、看《向前一步》学开议事会以及会前筹备、模拟议事会、会后复盘等,教学所涉案例全部来自各社区实例,特别针对12345疑难案件进行解析。在矛盾冲突较为激烈的社区,街道还通过包片领导、科室下沉方式,指导社区通过有效协商解决问题,仅今年由社区办下沉到社区组织、主持社区议事会6场。同时针对性地在居民中发掘、培养议事骨干,从议题收集、议事规则、后续办理等进行培训指导,持续提升参与居民的议事能力。

三、深化协商机制,创新协商载体,搭建社区“常于协商”的工作体系和机制

(一)聚焦居民诉求进行协商,推动社区议事协商常态化。“群众需求是引导,居民诉求是命令”,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2345居民服务热线已经成为各街乡、社区工作的重心,街乡排名、社区排名成为衡量单位工作实绩的重要指标。八里庄街道强化居民诉求的协商,依托108个网格议事厅,以“热线+网格”模式提升诉求快速响应能力和问题高效解决效力,实现源头减量的目标,接诉即办解决率从90.68%提升至97.44%;年度综合成绩从2022年的全市排名318名提升到180名,直派区级排名从32名提升到半年综合12名;转派区级排名从31名提升到半年综合19名。

(二)聚焦治理难题进行协商,推动社区议事协商制度化。经过多年的治理实践,社区协商解决了一大批矛盾问题,但仍遗留一些“老大难”。2022年底随着新冠疫情转段,各街道着力遗留难题,并形成回头机制。双井街道京哈铁路沿线桥梁涵洞是进入尚8国际广告园的必经之路,长年存在标识陈旧、灯光老化、涂鸦杂乱等问题,一度被评为“暗黑涂鸦墙”,成为环境整治提升的痛点。双井街道工委以党政群共商共治为依托,开展多轮次社区议事协商会,征求居民意见,邀请专家座谈,最终形成“穿越时空隧道、探寻宇宙之境”的改造方案。街道还通过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这个组织平台整合资源,与企业共同出资安装监控摄像头,安排安保人员和青年志愿者巡逻,建立环境品质的长效保障机制。百余米长的京哈铁路沿线桥梁涵洞通道向我们展现了一个联通双井工业历史、现代街景和发展前景的“时光隧道”。

(三)聚焦为民办实事进行协商,推进区域协商机制化。“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是各级议事协商平台的工作宗旨。近年来,通过集中协商议事,共立项为群众办实事1.5万件,涉及百姓出行、停车、养老、环境等方面。共商共治的理念和方法逐步融入社会治理的整个范畴,特别是在社区道路、河道治理等跨社区、跨街乡事项的区域治理上形成机制,推动了全区社区协商和党政群共商共治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和机制化。

四、贴近治理实际,把握协商重点,做到“四有”是社区协商成败的关键

社区协商是社区治理的主要方式,也是提升社区和谐度的重要手段,一般应做到“有问题清单,有议事场所,有骨干队伍,有资源保障”。

(一)制订社区议事协商问题清单。要盯着矛盾问题做工作,通过12345市民热线和社区协商议题收集平台,把社区各类纠纷、矛盾、问题等需要社区协商解决的事项集中起来,建立社区议事协商清单,作为全年社区协商的主要任务,坚持突发问题随时加入协商清单机制,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

(二)建立健全社区各类议事机构名录。落实市社区议事厅建设工作要求,发挥市、区社区议事厅示范点的带动作用,不断扩大社区议事厅、小区议事厅、楼院议事会等规范化建设。在社区公众号、包楼群等新媒体平台公布社区议事空间名录,标明议事厅地址、开放时间和联系人,为居民随时议、就近议提供便利条件。

(三)培养一支社区协商的骨干队伍。加强社区协商骨干和自组织的培育,坚持在社区治理中发现人才,在实际工作中培育骨干,强化集中培训和实战锻炼,每个社区都培育了一批政治思想强、道德品行好、沟通表达能力强、热心公益事业的社区协商骨干,各小区、居民小组和楼院都有社区协商带头人。

(四)探索建立社区资源统筹的保障机制。发挥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的作用,积极加强辖区资源统筹,坚持大家的事情大家办,所需经费或物资按照权利相关原则,街道协调解决一部分,社会单位、企业捐助解决一部分,社区承担解决一部分,居民群众自行化解一部分的分头解决思路,推动社区协商做深做实。

五、民主协商是社区工作的基本原则,推动社区治理要用民主方法,切忌强迫命令、急功近利

(一)民主协商是社区工作的基本方法,组织开展每项工作都应采取民主方式,不得简单粗暴、强迫命令。按照“居委会组织法”第十一条关于“居民委员会决定问题,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居民委员会进行工作,应当采取民主的方法,不得强迫命令”的规定。继续加大社区民主制度和民主决策建设,建立完善社区事项民主决策制度和监督措施。社区居民委员会要善于运用自身组织机构和居民自治体系征集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发挥居民委员会及其下属委员会的组织协商作用,积极开展社区协商并带动居民小组或自治网格的发挥协商职能,保证社区涉及多人利益的矛盾问题用协商手段化解,以民主方式解决,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以时间、效率等借口阻碍社区协商,严防以层级、权力、势力等压制社区民主。

(二)社区协商应贯穿社区治理的全过程,社区协商各环节都应广开言路,集思广益。过程性协商是社区协商的内在要求,是多元主体合作治理共治共建共享的过程,追求社区治理的共识,形成绝对多数的赞成和拥护。一方面要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群众反映最直接、最现实、最强烈的问题,影响社区长期建设和发展的计划规划及促进社区中心工作等社区治理作要通过协商的方式的安排解决;另一方面要将社区协商工作贯穿事情开展的每个环节,含前期发起、项目实施和后期督评等。每个阶段、每个环节都应该公开透明,让居民充分的参与、广开言路、自由评判。做好议事协商各阶段的工作,包括收集居民意见,梳理确定议题,确定参与主体,公示协商内容,会议集中协商,归纳形成决议,通报反馈结果,跟踪督导评价等。

朝阳区积极深化党政群共商共治,把“国家社会治理创新项目”奖演变为牵引和指导社区协商的新动能和新模式,进一步激发了城乡社区治理的热情,为及时有效解决居民诉求,提高接诉即对办解决率和满意率提供了机制保障和动力支持。但由于区域面积广、街乡情况差异大,社区类别多、人口流动潮汐性强等情况,社区协商的区域发展还不均衡,对不合理诉、群体诉、跨区域诉等问题协商效率还比较低,还存在协商失灵的情况。社区协商还需求凝心聚力、开拓创新,需要引入社会管理专家、谈判对话高手的支持,需要完善建立吸引运用社区德高望重人士、法律专业人士、心理专职医生等多元主体参与社区协商的工作机制,为促进社区民主建设,协商解决各方面、各类型等影响社区治理的重大问题提供人才支持和制度保障。

 

来源: 北京市朝阳区-中国社区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