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第30届全国区街镇工作年会(昆明推进会)
社区家园馆建设:从“政府拍板”到“群众拍板”
宁波市镇海区招宝山街道胜利路社区
 
  一、案例背景
 
  胜利路社区成立于2001年5月,东临南大街,南依甬江岸,西至苗圃路,北靠城河路。2015年为配合宁波轨道交通2号线二期工程的施工建设,社区原办公用房纳入拆迁征收,2016年初租用老农业局大楼以来,因未确定租用期限,没有全面对办公楼二楼进行设计装修,造成二楼部分房间闲置,基础设施陈旧,整体观感弱,没有实现最大的使用功能,只能满足日常办公、学习的基本使用,无法满足居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与此同时,我们发现社区居民中不乏一些素质高、能力强、有威望、愿奉献的居民,他们在小区里自发建立了一些“公共空间”,把邻居当家人、社区事当自家事。自2012年起,社区依托“家”的原生机制,试点推进小区居民自治互助站建设工作,充分挖掘社区能人资源,探索推进党建引领的“家人治家”居民自治模式。截至目前,共建有5个成熟的小区居民自治互助站,实现了自治网格全覆盖。但是,社区层面却没有完整的“家”,建好家貌,筑巢引凤,迫在眉睫。
 
  二、案例分析
 
  1、老农业局大楼建造于20世纪80年代初,结构老化,二楼区域面积280平方米,原为老农业局的会议厅,设有大会议室1个,中型会议室2个(音控室位于其中一间中型会议室),小型会议室4个,功能空间无明显区分。
 
  2、由于不是框架结构,无法改变固有的格局。位于东北部区域的阳光房年久失修,漏水严重,铝合金窗户老化且破损,需要对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提升改造。
 
  3、文化上墙不合时宜,缺少内涵,亮点展示不足,缺乏吸引力,无法满足居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4、2019年1月社区通过微信公众号向全体居民进行了二楼微更新的方案征集,经过筛选最终确定以“爱•家园、居•自在”为主题的设计方案。家园馆的框架已经初步建成,但还需要“家人”的智慧来添砖加瓦。社会工作者希望通过居民参与设计环节来提高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让居民把社区视为“自己的家”,实现由“旁观者”向“家的主人”的角色转变。
 
  三、服务计划
 
  (一)服务目标
 
  通过参与式治理,让居民代表和专业的设计人员共同完善“家园馆”的设计方案并定稿,推进社区“家”文化建设,增强居民与社区的交往联结及集体认同意识,进一步培育社区居民的自治理念。
 
  (二)服务策略
 
  通过参与式讨论,激发居民的参与意识,把居民能干、想干、应该干的事情放权给居民自己来干,从被动参与的角色转变为主动参与的角色,培养他们自助、互助与自决的精神。让居民实质性的需求落到实处,让“家园馆”真正成为居民的温馨“家”。
 
  (三)服务程序
 
  1、宣传招募。利用楼道小黑版、小区宣传窗和社区网格群、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招募社区居民代表参与设计活动,同时综合评估可参与设计活动的社区居民骨干,并有针对性的进行登门邀请。
 
  2、参与式讨论会。通过参与式讨论的方式让居民真正参与和享受这个提出自己观点的过程。经过3次共同听方案、议方案、提方案,最终定方案。
 
  四、服务过程
 
  (一)宣传招募
 
  制作海报张贴到楼道、小区宣传窗,推送微信向全体居民发出活动邀请函。社会工作者分为两组,一组负责登记报名参与人员并告知参与活动的时间地点,一组有针对性的登门邀请精通装修设计的居民代表参加。最终有42名居民报名参加,主要由居民骨干、党员干部、小区自治站成员、懂装修的居民等组成。为了便于实地考察,将讨论会地点安排在即将改造的“家园馆”。
 
  (二)召开参与式讨论会
 
  1、第一次参与式讨论会(2019年3月6日)
 
  内容:由设计公司人员介绍设计理念、展示设计方案初稿,邀请参与人员深度融入设到计之中,给参会者发放纸张,提出当前方案的不足和需要调整的地方。
 
  目标:让居民充分了解设计方案初稿,并就硬件装修提升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居民代表的主人翁意识,提升设计方案。
 
  存在风险及解决方法:由于设计专业性比较强,沟通可能出现障碍,设计公司工作人员介绍方案时要放慢语速,详尽解释,并由专业的社会工作人员进行补充说明和引导。
 
  成果:参会人员H小区业委会X主任提出改变“家园馆”的入口方向,将大门设置到正对楼梯的墙面,既方便居民出入,又显得大气,同时可以将现有的入口走廊面积利用起来;佳园自治站L阿姨提出可以将音控设备移到主席台左侧的走廊,提高该空间的整理利用率,并考虑新的功能定位;居民D提出阳光房漏水可在玻璃上面搭架子盖上采光板,这样既不影响采光,更可以解决漏水问题。
 
  2、第二次参与式讨论会(2019年3月15日)
 
  内容:设计公司工作人员展示修改后的方案,与会人员讨论新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各个空间的功能定位。为了营造更加和谐的讨论环境,这次我们选择了色彩明亮的桌椅,并提前摆放了一些茶歇。
 
  目标:融合居民合理的意见建议,空间功能定位,进一步完善设计方案。
 
  存在风险及解决方法:为了防止活动流于形式,走在表面,需要充分尊重居民,尊重他们的意见建议,最大程度的将居民合适的意见建议落到实处。由于实际操作无法落实的耐心向居民做好解释工作。
 
  成果:分区策划,功能定位。主要分为“红领行•争先锋”——党员之家、“齐动手•睦友邻”——公益家园、“聚人心•汇人气”—— 家人会客厅、“巧手绘•家貌新”——家貌展示区、“好家风•共培育”——家风家训墙、“共治家•同分担”——家人议事堂六个区域。
 
  3、第三次参与式讨论会(2019年3月21日)
 
  内容:专业工作人员方案详释,双方对于设计方案的优缺点进行大讨论。
 
  目标:充分发挥“家人治家”的居民自治优势,争取设计方案定稿。
 
  成果:确定二楼主色调整体沿袭一楼服务中心,以暖色调为主,制作“进了家园门 就是一家人”发光字,深化“爱•家园”的设计理念……全体参会人员一致认为设计方案可以定稿。
 
  五、案例评估
 
  (一)设计方案现民心。经过参与式讨论和分享之后,收集到了5个连专业团队也想不到且非常切合实际的金点子,这个数量已经超出了我们最初的预计,说明大家一起进行头脑风暴真的可以激发出很多意想不到的灵感和创意,设计方案进一步完善。
 
  (二)引导目标显民主。经过三次讨论会我们初定的目标得到很好的实现,最为重要的是整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参会人员前所未有的热情,他们真正把这个作为自己的事情在参与,他们在讨论过程中思考并且积极表达分享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能够在社会工作者的引导下去理解并接受专业设计公司和他人的观点最终形成大家共同认可的观点。
 
  (三)参与反馈见民意。关于这次的参与式设计活动,居民纷纷表示:这样的讨论形式非常新颖,现场气氛很好,大家都很轻松很开心,提自己想法的时候也完全没有负担,居民的参与意识进一步加强。
 
  (四)完善设计得成效。经过45天的建设,“家园馆”焕然一新,我们邀请与会代表共同参与工程验收工作,代表们一致认为新的“家”门更大了,功能布局更合理了。居民获得感得到显著提升。
 
  六、专业反思
 
  社区是居民的社区,社区中的一切和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需要把社区问题和寻求问题解决方案的权利给到居民手中,推动居民群众参与自治的过程,强调赋能、赋权,让他们去想,去参与社区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主动和专业人员一起设定、推动整个设计方案(协同式),双方成为真正的伙伴,一起贡献知识才能,在过程中互相学习(同伴式)。
 
  这一次的引导参与设计过程或许并不完美,但是产出的结果让我们看到了参与式设计的强大力量,这也为未来社区治理指出一条可行的道路。鼓励居民积极参与,让他们真正当家作主参与社区治理才是基层社区发展的可持续道路。(倪益波)
 
 
来源: 宁波招宝山街道胜利路社区-中国社区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