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第30届全国区街镇工作年会(昆明推进会)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双井实践
——以“13社区”助推城市治理精细化
 
北京市朝阳区双井街道
 
  一、提出“13社区”的背景
 
  双井街道位于朝阳区中西部,辖区面积5.08平方公里,现有12个行政社区,常住人口10.6万人。近年来,随着和平村拆迁、垂杨柳医院改扩建拆迁任务的完成,以及垂杨柳危改拆迁的逐步推进,双井街道从建国初期的老工业基地,转型成为CBD商务生活服务功能区、文化创意产业延伸区、城市升级改造建设区,同时也成为连通首都功能核心区与城市副中心的重要廊道。
 
  双井在转型发展过程中,由于发展地域、人口结构和开发进度的不平衡、不均衡,使整个区域面临着“五个结合”的突出特征。
 
  一是新老结合,即新建小区与老旧小区结合。双井有富力、大望、百子园、广泉这样的新建小区,有垂东、垂西、广和里这样的老小区,也有九龙、九龙南、光环、双花园、广外南这样的新老结合的小区。
 
  二是商住结合,即新兴的商业区、写字楼与居民住宅区结合。双井地区有五条典型的商住结合院街,即富力星光自律院街、垂中党员服务院街、光环志愿服务院街、九龙艺术院街和百子园孝亲院街。
 
  三是高低结合,即高端住宅区与老工厂宿舍区的结合。地区既有富力社区、乐成公寓等高端住宅区,又有建木厂、轧辊厂、化工厂的老旧楼房、甚至平房院的老工厂宿舍区,还有广泉这样的国家部委住宅小区。
 
  四是贫富结合,即老工厂下岗职工等与高收入人群结合。地区老工厂宿舍区住户多为退休职工和下岗职工,收入普遍偏低,甚至有低保308户、543人。新建小区多为高档商品房,住户都为高收入人群。
 
  五是生熟结合,即生人社会和熟人社会结合。老旧小区是传统社区,是一种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都是亲人、熟人,人情交往密切。现代新建小区是一种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缺少必要的互助和互动,居民界限明显。
 
  面对社会结构多元、治理难度加大的新挑战,街道认为只有加大统筹力度,贴近百姓、贴近现实、贴近需求,将工作触角直接延伸到居民,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共通、共融、共促、共享。特别是当前发展中的双井,人口众多、路网密集、商业发达、服务便利、环境复杂,具有典型的区域代表性。通过大数据对北京城市体检评估与分析显示,双井街道人居品质居全市第二,可作为理想社区的观察样本。因此,我们将整个街道作为一个大的社区单元,统筹各方力量共同参与治理,即“13社区”建设理念应运而生。
 
  二、“13社区”的内涵
 
  围绕落实蔡奇书记提出的“打造城市精细化治理示范区”目标要求,我们贯彻全市街道工作会议精神,以“街乡吹哨、部门报到”为带动,切实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难题:即以“13社区”为平台,助推城市治理精细化,打造和谐共融的社区共同体,探索基层社会治理的双井实践。
 
  “13社区”的内涵可以概括为:突破“行政社区”思维,让“社区”回归“共同体”本意,使整个双井成为一个“大社区”单元,将街道力量全部下沉,通过党建引领聚合力、创新媒介聚阵地、多方动员聚能量、城市发展聚亮点的“四聚”模式,形成“互融式社会治理”,打造一个和谐互融的社区共同体——13社区。
 
  三、“13社区”的具体做法
 
  一是党建引领聚合力。街道牢牢把握党组织领导基层社会治理这一主线,全面提升街道党工委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的领导能力,通过“一建二有四化”,健全网格化党建体系,即在12社区大网格和39个城市小网格上均建立党支部,将地区党员全部纳入社会治理网格,有党群服务中心和社区党建服务站两个基地,党建工作达到可视化、可量化、规范化、智能化,实现党建体系更坚实。统筹地区党建资源,做强社区党建、做活楼宇党建、做实非公企业党建、做全社会组织党建,成立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搭建政企合作、政社合作的“大党建”共治共享平台,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提升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实现党建统筹更广泛。落实“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开展大部制机构改革试点工作,建立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心,规范协管员管理,切实起到赋权、下沉、增效的实际效果,实现党建引领更突出。
 
  二是创新媒介聚阵地。“13社区”以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目标,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方向,加强对意识形态的把控。用“拉家常的方式”传播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用“贴标签的形式”针对不同人群展开话题,用“百科书的模式”服务群众的多元需求,着力打造一个“最懂双井人”的官媒矩阵平台。
 
  运用信息化和全媒体手段,刊登了一系列贴近百姓、有温度、有内涵、有情怀的社区新闻,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活动,“把有意义的事,做得有意思”。如,持续推送“双井工业王朝”系列内容,吸引了一批老工厂职工关注;推出《致敬平凡的双井人…》,通过为生活和工作在双井的普通劳动者策划“双井变形记”,化妆拍摄人物写真,挖掘劳动者生动美好的形象。报道后获得了10万+阅读量,引起很大反响。
 
  目前,包括13社区网站、“掌上双井”微信公众号、13社区微博、双井街道政务网、“双井社区卡”小程序、《今日双井》社区报、科室号、社区号、头条号等在内的媒体矩阵平台初具规模。“掌上双井”微信公众号拥有粉丝5.6万人,“今日双井报”出刊408期,2018年“掌上双井”入围北京政务微信公号第35名。
 
  三是多方动员聚能量。以需求为导向,统筹各方力量,让机关干部沉下来、社区干部走起来、社会单位带起来、党员群众动起来,做成一个大的社区单元。机关干部沉下来——处级干部包社区、科级干部包小区、“街巷长”包路段,社区干部包楼门,实现街道力量全部下沉。社区干部走起来——“行走工作法”:社区干部走到普通居民中间、困难群体中间、在职党员中间、沿街商户中间、志愿队伍中间、矛盾问题中间,做到对社区各类情况底数清、情况明。社会单位带起来——开发“幸福双井社区卡”:确定了党员、居民、学生、社会单位和社会组织五类持卡群体,明确了党员管理、基层治理、社会动员、志愿回馈、民商共建五大功能。通过商户行业协会、公益联盟、公益大集、“门前三包”打卡等活动,带动地区社会单位参与社会治理。目前社区卡粉丝5万人,累计公益积分50余万分。党员群众动起来——“双报到”和志愿服务:依托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以党员志愿者、居民积极分子为带动,27个法人单位党组织和2776名在职党员回社区报到,充实到“街巷长”和“小巷管家”队伍中,通过开展线上宣传推广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地区建设。
 
  2018年,推出首届“微心愿”活动,通过积分帮助普通双井人实现梦想。“北京榜样”袁振江夫妇资助湖北远安特校聋哑班20年,为帮助老人实现接“远安宝宝”来北京看升旗的心愿,双井12个社区的邻居们,用两个多月的时间为老人积得10万积分,再加上爱心企业出资支持,10位“远安宝宝”顺利抵京和老人相聚。今年,将帮助88岁老党员完成“回忆录”微心愿。
 
  四是城市发展聚亮点。在品牌活动上形成亮点。“13社区”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活动,吸引和留住“粉丝”,使“活动形成品牌,参与成为习惯”。“微春晚”成为“双井人”过年文化大餐,通过群众自编、自排、自演的形式,反映双井人的幸福生活。“过精彩假期 做美德少年”成为青少年假期课堂,利用中小学寒暑假,从传承美德、增长才干、融入社会、遵规守纪等方面开展活动,成为青少年校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粉丝俱乐部”成为双井白领的精神家园,从“美食试吃团”、七夕相亲会等活动,逐步发展为“双井随手拍”“共享单车文明骑行”“美井公益团”等公益活动,使“工作在双井、服务在双井”的理念更加深入心中。在为民办事上形成亮点。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推进“多网融合、二级闭环、一格统筹”,将区、街道、社区的各类厅网站整合,建立集数据分析、案件处置、综合管理于一体的“多网”融合数据中心,实现群众各类诉求全部在指挥中心“统一流转、一单办理”。年初以来,12345市民热线案件直派街道,我们把老百姓反映的问题作为最大的事、最快地办、最好地管,成立接线员、案件处置、应急服务等三支队伍,健全落实培训、快速流转、考核督办等三项机制,实现全时响应、接诉即办。在城市形态上形成亮点。以建设便民盒子、文化盒子、生态盒子、体育盒子、平安盒子五大主题空间为重点,打造“井井有条”城市众享生活圈,为辖区居民提供多样包容、人性舒适、艺术精致、集约共享、安全宜居、医养结合的社区公共服务。同时,构建大数据体检指标的科学评估体系,将众享生活大数据平台建设与“接诉即办”工作相衔接,增强为民服务水平。
 
  四、工作成效和体会
 
  双井街道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13社区”已经成为地区众多社会主体共同参与、共商共治的综合平台。
 
  一是引领作用更突出。通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工作模式,街道工委、各社区党委、居民和非公党支部成员、各社会组织党支部,凝心聚力,履职尽责,投身到双井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强化了党建的引领和党组织的动员作用,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二是参与主体更多元。地区事务不再仅仅由街道牵头发起,而是由地区居民、辖区商户、社会单位等各方主体主动参与和作为。双井13社区打造的“社区共同体”,推动了社区活动的丰富、群体组织的活跃、本地商圈的繁荣,带动了地区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辖区建设。
三是治理手段更丰富。双井“13社区”每年都对微信公众号后台程序、网站功能、社区卡等进行升级,同时通过整合和分析平台大数据,成为了街道开展工作的基础和依据,基层社会治理从“共治”变为“智治”。
 
  四是环境秩序更宜居。街道围绕重点工作在“13社区”平台做好资讯、服务的分发,做好民生问题的接诉即办、一键响应。以“共商共建、共治共享”为议事精神,通过党政群共商共治工程、疏解整治促提升、“一廊”综合整治、背街小巷整治等一系列专项治理,地区重点道路沿线、背街小巷周边、老旧小区周围的环境都得到较大提升和改善。
 
  下一步,双井街道将深入落实全市街道会议工作精神,进一步发挥党建在基层治理中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完善“13社区”治理模式,以首善标准建设文明街道、活力街道、宜居街道、平安街道,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努力使人居品质更优、城市更加“井井有条”。
 
 
来源: 北京双井街道-中国社区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