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码,关注《社区工作通讯》
() - 在线查看《社区工作通讯》内容
- 原《内部参考文稿》查看
对社区治理交流经验的点评发言
一、抓住创新实质,管理服务成效显著
回顾我们社区建设路程,特别是2000年中办国办23号文件下发后,全国社区建设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精彩纷呈”,创新一直伴随着我们社区发展。但如果不了解创新的意义和实质,就有可能吃苦果。反思一下有几个现象:
一是盲目跟风。如2002年青岛撤销街道办事处,成立浮山后社区后,不少地方也纷纷学样,但大多实验都流产了。实事求是讲,上海对这件事也一直有不同看法,但经过深入研究比较,最后感到撤销街道办事处必须有三个前提条件:首先,社会要真正培育出来,分工细化,政府很多职能都转让社会组织承担,多元参与治理格局形成;第二,社会矛盾基本化解,理性维权局面形成;第三,社区自治功能真正强大,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有序实现。这三个条件实现了,才有可能来研究街道办事处的去留问题。在目前形势和发展阶段,街道办事处是城市管理和服务的重要存在体,对辖区“三公”工作负主责。现在做强它,是为了让它早日淡出。
二是炒概念。有些工作不做深入研究就“翻花头”。如十多年前,某地在社区居委会搞了一个一站式服务,设立10来个办事服务窗口,舆论宣传很到位。基政司在当地开了一个全国处长会,讨论和谐社区指标体系,涉及到社区居委会是否要建“一站式”,会议讨论意见很激烈,大部分处长认为没必要,社区居委会不可能每天有这么多人来办事,设立这么多窗口是浪费;没这么多人来办事,窗口人员不可能一直坐在那里,因此也就是一个摆设,供参观展示用。司里听了大家的意见,后来没把“一站式”写入指标体系。10年后,该地重新创新,感到每个居委会建“一站式”确实是个浪费,把居委会“一站式”集中到街道层面。
三是碰触“底线”。这是个原则问题,但个别地区为了创新而不顾原则问题,如“议行分设”,居委会议事,社工站干活,造成居委会虚化、边缘化。更有甚者,某地曾提出有了业委会可以不设居委会。
今天的交流发言经验告诉我们,创新要注意成本,创新要解决实际问题,创新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不能为今后改革设置障碍,避免“翻烧饼”,创新药讲原则,讲政治,严格依法。
二、突出治理重点,社会参与热情高涨
一是把加强社区党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主线。如北京朝阳区提出了在党的领导下,以议事协商会为平台,拓宽群众诉求渠道,丰富民意收集机制,完善为民服务和公共事务决策方式,形成党委、政府、多元主体共同协商、共同参与、共同治理的工作格局。重庆市渝中区大溪沟街道在创新社会共治方面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创新共驻共建“八联机制”,实现单位联动、共建共享、齐心协力推进社区治理。许多基层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是社区治理的核心所在。才能始终保持治理的正确方向,把各项治理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二是把服务居民、照顾居民作为社区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克拉玛依为养老插上“互联网+”翅膀,实现智能居家养老新模式,为社区近4000名84岁以上老人、60周岁以上残疾老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智能化居家养老服务,努力让各族老年群体安享晚年,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京朝阳区双井街道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以项目落实为抓手,扎实推进党政群共商共治工程的开展;延吉市河南街道在社会治理工作中,以共建共赢为核心目标,全力打造服务群众品牌,积极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大力实施返乡创业工程,提升了辖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是坚持依靠群众,依法有序组织群众参与社会治理。首先,他们善于引导,除通过优质服务团结凝聚社区居民外,我们一定要改变原来解决管理服务问题,往往从政府所能出发,自上而下,一手包办,党委政府拼命干,居民群众一边看的尴尬局面。要善于通过宣传引导,把党和政府的主张成为老百姓的意愿。真正“问需、问计、问效”于民,引导居民学会自治,使群众从小区治理的围观者成为参与者、决策者,让居民在参与中得到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激发了社区参与的内生动力,实现了居民自治的主体归位,也使小区管理中的顽症、难题迎刃而解。其次,善于抓住群众感兴趣的热点难点敏感话题,把它转化成为民主协商的议题。如楼道堆物堆料、老旧电梯更新等老百姓的身边事用居民自治的方法协商解决。协商的过程就是形成共识的过程,有了共识解决矛盾和问题就有了基础。再次,重视平台建设,如朝阳区在楼院、社区、街道、区四个层面分别建立议事协商会,通过民主协商的方法来解决社区的问题和矛盾;延吉市河南街道等单位通过社区民情议事会、市民大讲堂搭建半月谈议事堂、议事会等平台发动社区成员广泛、理性的参与社区事务;西安碑林区在社区建立居民课堂会,畅通民主协商的路和桥,实现共商共治常态化。
除此,大家还很重视培育社会组织,桐乡市梧桐街道以“请进来、送出去”的两种形式,定期举办活力社工沙龙,提高入驻社会组织和社工的专业服务能力,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很多单位还重视培养社区人才队伍。
三、重视制度建设,长效机制逐步建成
制度建设很重要,因为基层治理要确保有序推进,基层管理服务经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和矛盾,怎么办?上海基层有一段顺口溜很恰当“有法依法、无法依规、无法无规、居民自治”。
朝阳区通过“集、议、决、督”,通过标准化的流程和规则让议事代表如何疏解问题、参与议事、参与监督,保证了议事协商的质量和效果。西安碑林区通过“收、联、减、限、压、引、加”,用制度来保障社区“减负增能”,用疏堵并举的措施探索政社分离效果明显;嘉定区菊园新区在推进楼组微自治中建立“推选、监督、报到、协商、公示、跟踪”六项机制,确保微自治功能得到有效发挥。有的社区完善社区公民公约着手,促进公民的自管自转。有的还从完善行政效能评议着手,理顺社区条块矛盾,行政效能接受老百姓质询,监督评议,得到老百姓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