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社区工作网 >2016年副主任委员单位会议暨全国区街深化改革与治理现场交流会
探索三社联动模式 加强基层社会治理
来源:中国社区工作网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
 
  渝中区作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试验区、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区、全国社会组织建设创新示范区,坚持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支撑,积极探索“三社联动”工作模式,推动社区治理主体多元化、工作方式专业化、服务供给社会化,取得一定成效。
  一、明确“三社”职责,理清联动关系
  围绕“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目标,逐步理顺党委政府、社区“两委”、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职责关系,为“三社联动”提供体制保障。一是加强党委政府主导作用。注重把握“三社”发展方向,研究提出渝中社区建设“1535”总体思路,制定“1+16”政策体系,促进“三社”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良性发展。二是突出社区“两委”桥梁纽带作用。坚持居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针对社区居委会自治功能弱化的问题,出台系列政策,加强社区居委会建设,增强社区自治能力,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参与治理服务提供平台。三是发挥社会组织的载体作用。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推动社会组织与基层党委政府、社区“两委”密切合作,广泛吸纳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构建政府与社会之间互联、互动、互补的工作格局。四是借力社会工作的专业支撑作用。梳理居民群众对于公共服务的多元化需求,科学设置针对性的社会工作项目,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推动社会组织承接项目,为居民群众提供专业化、个性化服务,提高社区服务专业化水平。
  二、加强“三社”建设,夯实联动基础
  (一)推动社区减负增效,实现社区自治共治。一是全面理顺社区职能。通过“上收、剥离、取消、合并、优化”等方式,将社区居委会承担的事项由296项精简优化为72项,成立街道公共服务中心,承接从社区剥离出的行政审批职能,使社区居委会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到发展社区自治、协商和服务上。二是广泛开展民主协商。依托居委代表大会、居民议事会,开展基层民主选举、民主监督工作,组织协商涉及社区公共利益的重大事项。依托社区听证会、民情恳谈会,建立“自下而上”的协商议题产生机制,协商解决社区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调动群众参与社区服务的积极性。三是完善社区服务平台。加强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在各社区成立便民服务中心,完善文化娱乐、社区康复等功能,为社区履职创造良好条件。
  (二)推动社会组织补位,实现治理主体多元化。一是培育社会组织发展。通过开展直接登记、推行备案制度等改革,放宽准入条件,促进全区社会组织数量快速增长,目前总数达到904家、从业人员3850人,平均每万人社会组织数达到15个。二是促进作用发挥。编制政府购买服务指导目录,引导公共服务领域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全区116家社会组织共承接就业培训、居家养老等8类社会公共服务项目,年购买服务总额近3000万元。三是强化政策扶持。设立社会组织扶持发展专项资金,重点培育和发展经济类、公益服务类、文化体育类、慈善救助类社会组织,推进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全方位提供发展指导、项目推介等支持。四是加强规范管理。落实行业协会政社分离要求,清理社会组织97家、注销3家;依托枢纽型社会组织实施分类管理,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工作评估,规范社会组织日常管理。
  (三)推动社工服务到位,实现社会工作专业化。一是加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通过组织开展培训、鼓励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等方式,推动社区工作者转变为专业社会工作者。目前全区具有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证书的366人,占社区工作者总数的32%。二是实施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设置以低收入家庭、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为服务对象的共性项目144个和以社区差异需求为服务内容的个性项目36个,通过政府部门提供、社会组织承接等途径,以社工引领志愿者开展服务的方式推动实施。三是建立社区社工室承接服务。在77个社区分别建立社区社会工作室,在每个社区设立2个社工岗位,按照“转化+调剂+公招”相结合的方式配备专业社工,开展社会工作服务,探索建立社会工作服务标准,提高社会工作服务质量和水平。
  三、强化工作保障,形成联动长效机制
  (一)强化组织保障。成立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部署社区建设涉及的相关重点工作;充分发挥区民政局牵头作用,强化社区、社工和社会组织的建设、培训、管理、考核;在街道、社区明确专(兼)职人员负责“三社联动”相关工作,形成区、街、社区自上而下的组织体系。坚持将“三社”工作经费纳入公共财政预算,每年投入社区为民办实事、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和社会工作事业发展等各项经费共计上亿元。同时,将社区、社会工作和社会组织相关工作纳入部门、街道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内容,促使各部门、各街道积极推进“三社联动”实践。
  (二)优化运行机制。推进社区社会事务网格化管理,依托城市管理网格划分社会事务管理网格,按照“1+X”的模式配备网格人员力量,注重衔接数字化城管、群工系统等工作机制,推进社区事务服务管理效率有效提升。依托信息化手段和标准化建设,打破部门信息壁垒整合公共服务信息资源,建设面向居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推动公共服务流程再造,开展公共服务事项“一门式”、“一窗式”办理试点,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办事。
  (三)注重氛围营造。通过对部门、街道和社区负责人开展知识普及培训,定期刊发《渝中社工信息》,举办主题 “渝中社工节”,使“三社”工作入耳、入脑、入心,形成全区上下统一思想、齐心协力落实社区治理创新各项部署的良好格局。通过政策宣讲、项目支持、课题委托、理论研讨、媒体宣传等举措,引导相关部门、单位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实践,充分发挥高校和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为深入推进“三社联动”营造了良好氛围。
  虽然我区在“三社联动”方面作出了一些探索和努力,但工作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社区自治组织依然存在行政化倾向、社会力量参与程度程度不够高、社会组织发展不平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不能满足需求等。对此,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本次会议精神,加大探索实践力度,进一步促进“三社联动”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作用,为推动“科学发展、富民兴渝”作出新的贡献。